血癌|慢性淋巴性白血病8成患者逾65歲 腫瘤生長緩慢無徵狀多藉體檢確診

醫生診症室

發布時間: 2023/12/07 17:43

分享:

分享:

低危患者沒任何症狀,未必需進行藥物治療,定時進行抽血檢查,觀察白血球血色素便可。(iStock )

慢性淋巴性白血病,相信不少人聞所未聞,而且聽起來頗為嚇人的病症。事實上,它是血癌一種,只是成長速度相對較緩慢,早期能受控,甚至可放「藥物假期」毋須服藥一段時間。

白血球分淋巴性及骨髓性,血液及血液腫瘤科醫生馬承恩指,慢性淋巴性白血病簡單而言是白血球的癌症,屬血癌一種。這類癌症生長度相對緩慢,與病情急的白血病生得快、生得惡有所不同。

因其生長特性緩慢,可以毫無徵狀,部分慢性淋巴性白血病病人未必知悉自己患病,很多時是透過身體檢查而知道原來自己是患者。「好些病人是驗血,如糖尿病抽血,被醫生發現淋巴白血球指數升高而診斷出來。當病人一聽到是血癌,都會好驚訝,當詳細解釋病情,都會放心好多,不是那麼可怕的病。」

雖然慢性淋巴性白血病未能預防,馬承恩醫生建議50歲以上人士定期驗身,身體有何警號要盡早求醫,不要諱疾忌醫。(周美好攝)

8成患者逾65歲

究其病因,馬醫生表示部分癌症與基因突變有關,由正常細胞變異為惡性細胞,慢性淋巴性白血病亦可如是,惟至今仍原因不明,並無單一原因,如飲食、生活習慣,也並非遺傳病症有家族史傾向,只能相信年紀老化或是其一因素,因8成患者多為逾65歲以上人士。惟近年都有年輕化趨勢,40多歲的病人也有,約佔整體患者一成以下。

此症在香港不常見,本港每年約200至300宗慢性淋巴性白血病被診斷出來。

無疑此病大部分病人皆無徵狀,待出現徵狀時,已影響骨髓運作。一是因淋巴性白血病影響血色素製造,患者會出現貧血、無精神、行路易氣喘、常感疲倦及頭暈。第二因血小板低下會有出血風險,繼而身體出現瘀斑和紅點等。第三是受病情影響,壞白血球增加,免疫系統變弱,容易受感染,好些病人因患肺炎入院而發現患上慢性淋巴性白血病。

點擊圖片放大
+3
+2
  • ​​​​​​​
  • 驗血見端倪

    當驗血發現有異,需進一步抽骨髓方能確定是否患病。除了要確診,還要對骨髓做一個風險評估,了解病人是屬於低危、中危抑或高危,從而決定病人的醫治方法。「治療也取決於病人有否壞的基因突變,從骨髓細胞中分析慢性淋巴性白血病的程度。」

    低危病人如無徵狀,會建議病人定時觀察白血球及血色素,暫毋須用藥;中與高危患者,病情演變速度較快,惡化變急性的機會也較高,有需要馬上開始進行治療。

    常聽聞抽骨髓十分痛楚,馬醫生為大家解答。「抽骨髓時病人常需在盤骨位置進行局部麻醉,痛不痛多取決於醫生落針的手勢是否準確,這也講求經驗。」

    最新影片推介

    治療推陳出新

    過往慢性淋巴性白血病難以治癒,僅得化療一途,幸現時醫學進步,目前已有標靶藥物治療,這方面的藥物都有接近10款可供選擇,部分僅需口服毋須注射,也增加了治療的成功率。

    此類病人一經服用標靶藥,是否意味需一世服藥?「大部分病人都需要日日服藥,控制病情。目前有嶄新雙標靶藥組合,觀察療程15個月,從研究數據,半數病人停藥後也沒大問題,這稱為『藥物假期』,減低病人日日服藥難斷尾的心理壓力。」

    他說病人服用標靶藥相對安全,但醫生也需定時監測病人有無因服藥產生副作用,如白血球、血色素、血小板有否因藥物影響而過低、有藥物敏感反應等。

    記者:周美好